一、年度報告
(一)企業基本情況
1、中文名稱及簡稱: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新能源)
2、外文名稱及縮寫:SHANXI PROVINCIAL GUOXIN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GXED)
3、法定代表人:劉軍
4、股東名稱: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5、公司注冊地址:太原市小店區長風大街108號
6、辦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長治路345號
7、郵政編碼:030032
8、網址:www.zzjuemei.com
9、簡介: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新能源)成立于1981年,2006年劃歸省國資委監管,2017年劃歸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監管,是我省12戶轉型綜改試點企業之一。2013年燃氣板塊成功實現上市。截至2016年底,集團公司燃氣板塊已擁有山西天然氣有限公司、山西壓縮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煤層氣(天然氣)集輸有限公司、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燃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5大燃氣公司,形成多氣源供應的格局。
國新能源一直是“氣化山西”的主力軍和排頭兵,我們將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國企改革的歷史機遇,聚焦燃氣主業,率先踐行和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從2017年開始,在國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軍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我們在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全球低碳創新基地建設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并將全力打造在國內重要市場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燃氣產業投資運營集團。
(二)主要會計數據、財務指標、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摘要
1、截止2018年12月31日
資產總額:期末余額為4,421,010.42萬元,比年初3,918,278.72萬元增加502,731.70萬元,同比增長12.83%。
負債總額:期末余額為3,793,102.39萬元,比年初3,392,110.93萬元增加400,991.46萬元,同比增長11.82%。
所有者權益:期末余額為627,908.03萬元,比年初526,167.79萬元增加101,740.24萬元,同比增長19.34%。
存貨:期末余額為70,082.05萬元,比年初67,243.89萬元增加2,838.16萬元,同比增長4.22%。
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171,942.10萬元,比年初161,559.88萬元增加10,382.22萬元,同比增長6.43%。
應付賬款:期末余額為95,114.38萬元,比年初111,019.83萬元減少15,905.45萬元,同比降低14.33%。
固定資產凈值:期末余額為1,459,688.04萬元,比年初1,209,234.95萬元增加250,453.09萬元,同比增長20.71%。
2、2018年1-12月累計實現
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實現1,627,885.69萬元,比上年同期1,415,330.86萬元增加212,554.83萬元,同比增長15.02%。
銷售費用:累計實現111,330.42萬元,比上年同期122,519.67萬元減少11,189.25萬元,同比降低9.13%。
管理費用:累計實現99,386.75萬元,比上年同期99,979.46萬元減少592.71萬元,同比降低0.59%。
財務費用:累計實現99,503.48萬元,比上年同期90,609.26萬元增加8,894.22萬元,同比增長9.82%。
利潤總額:累計實現-69,869.23萬元,比上年同期-38,274.48萬元減少31,594.75萬元,同比下降82.55%。
凈利潤:累計實現-82,214.27萬元,比上年同期-49,808.22萬元減少32,406.05萬元,同比下降65.06%。
應交稅費:累計實現41,601.59萬元,比上年同期59,225.17萬元減少17,623.58萬元,同比下降29.76%。
(三)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
股東: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出資額:玖億叁仟柒佰柒拾玖萬元整
出資時間:2017年12月25日
出資方式:凈資產出資和貨幣資金
(四)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和年度薪酬情況、員工收入水平
2018年集團公司本部共有董事7名,高級管理人員12名,嚴格依照省國資委《關于省屬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辦法》執行。由省國資委對公司領導人員的經營業績進行考核,實行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相結合、結果考核與過程評價相統一、考核結果與薪酬收入相掛鉤的考核制度,對于有效激勵企業領導人員、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職 務 |
2017年度從本公司獲得 的稅前報酬情況 |
劉軍 |
男 |
51 |
黨委書記、董事長 |
50.11 |
凌人楓 |
男 |
49 |
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
47.80 |
王建華 |
男 |
55 |
專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 |
40.80 |
丁友建 |
男 |
52 |
黨委委員、董事、總會計師 |
40.44 |
陳勇明 |
男 |
51 |
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 |
40.44 |
吳俊福 |
男 |
56 |
黨委委員、董事、工會主席 |
23.59(7個月) |
李補龍 |
男 |
54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 |
王國勝 |
男 |
56 |
董事、副總經理 |
40.44 |
康勇 |
男 |
46 |
副總經理 |
40.44 |
謝河 |
男 |
49 |
副總經理 |
40.44 |
段德虎 |
男 |
56 |
副總經理 |
40.44 |
陳鋼 |
男 |
52 |
總工程師 |
40.08 |
截止至2018年底,集團公司全系統在崗員工年人均薪酬收入6.53萬元。
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3年的主要工作經歷:
姓 名 |
職 務 |
最近三年的主要工作經歷 |
劉 軍 |
黨委書記、董事長 |
2007.03-2017.03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委員、總經理 2017.03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凌人楓 |
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
2015.02-2017.03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 2017.03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
王建華 |
專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 |
2009.10-2017.05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2017.05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專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 |
丁友建 |
黨委委員、董事、總會計師 |
2009.04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委員、總會計師 |
陳勇明 |
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 |
2010.12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吳俊福 |
黨委委員、董事、工會主席 |
2010.01--2017.01 省政府工程建設事務管理局(后更名 為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17.01--2017.05 待安排 2017.05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
李補龍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2014.03--2018.12 省紀委后勤服務中心主任 2018.12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王國勝 |
董事、副總經理 |
2011.05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
康 勇 |
副總經理 |
2008.08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謝 河 |
副總經理 |
2009.04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段德虎 |
副總經理 |
2009.04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陳 鋼 |
總工程師 |
2013.03至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
(五)企業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情況
無變化
(六)董事會報告摘要
2018年,集團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黨委的堅強領導與大力支持下,圍繞我省轉型發展“三大目標”,不斷增強信心,沉著應對,爬坡過坎,扎實苦干,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尤其是在項目進入集中轉固期,折舊、財務費用大幅增加,人員成本劇增,安置難度加大,冬季連續出現嚴峻氣源緊張的不利形勢下,集團上下不負重托,攻堅克難,在深化改革和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69.54億元,同比增長3.78%;總資產442.10億元,同比增長12.80%;凈資產62.79億元,同比增長19.34%;完成投資26億元,完成率103.29%;銷氣量51.56億方,同比增長20.47%。
一、黨的建設在政治引領中顯著增強
集團公司黨委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做到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同安排、同部署。
一是思想政治引領力持續增強。集團公司黨委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在領會要義上學深悟透,在理論武裝上入腦入心,持續引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進一步彰顯。二是黨建目標責任制有效落實。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嚴格按照“一崗雙責”要求,認真履行“兩個責任”,確保加強黨的領導不動搖;按照黨建工作、黨風廉政工作、意識形態工作“三個責任清單”,對黨組織書記、紀檢書記、分管領導細化責任、嚴格考核;制定集團領導班子聯系點制度,構建“聯推幫查”一體化工作模式,強化干部績效“雙考核”。三是“三基建設”扎實推進。按照“大三基”工作格局,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礎工作夯實、基本能力提升,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為切入點,分步實施、整體推進;提升基礎工作,編印集團公司“1目錄3手冊”,在省國資委系統基礎工作評估中名列前茅。四是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導向鮮明。堅持打造忠誠、創新、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各級領導班子表率作用和“頭雁效應”得到充分發揮。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在考察干部中做到“兩看、四結合”,在干部選拔中做到“五看、五重用”,在干部的管理上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建立激勵機制、容錯糾錯機制,使想干事者有機會、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有位置。按照“提能力、補短板”的人才培育思路,打造“卓越新師”內訓師隊伍,開展全員技能培訓、專業技術職稱評聘、校企合作培訓、安全生產全員考核,累計參訓人員12000余人次。五是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深化。切實擔負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黨性黨紀教育,組織開展黨章黨紀和法律法規學習65次,警示教育培訓13次,受教育人數1800多人次;堅持緊盯隱形、變異問題,研究“四風”新表現,摸清新動向,緊盯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節假日關鍵時點頂風違紀問題;開展“強化意識、筑牢防線”警示教育活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集團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進行通報曝光、嚴肅處理。
二、產業發展在優化結構中提檔升級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培育以燃氣產業為主業、煤炭物流貿易產業為輔業、中醫藥健康養老產業為新興產業的產業體系,加速推進產業結構提檔升級。在燃氣產業上,強化與省內外煤層氣企業的業務合作,爭取資源保障;落實省內安澤煤層氣資源;榆社東煤層氣勘查區塊開工;依托1.2萬公里已建燃氣管網,與省內外各管網公司對接合作,與內蒙新圣天然氣公司合作的首條跨省輸氣管線實現投產;實施“走出去”戰略,謀劃河北曹妃甸、江蘇如東洋口港LNG接收站項目,完成前期市場調研。在煤炭貿易和物流產業上,以國新煤焦和國新物流園區為主體,不斷整合煤炭貿易和物流業務,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煤炭貿易產業鏈條和現代物流體系。在中醫藥健康養老產業上,中藥材種植48299畝,建立了種植可追溯系統;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生產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完工,具備投產條件,通過省食藥監局GMP認證,與中國中藥控股集團開展積極合作。
三、體制機制在深化改革中煥發活力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集團公司深化改革“1+N”頂層設計,形成了11方面43項改革任務清單,明確了25家改革牽頭單位責任目標,累計出臺了18項改革專項方案、36項配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改革主體框架,改革步入攻堅階段。加強內部管理。規范重大事項決策程序,完善了黨委會、董事會、經理辦公會、監事會議事規則以及溝通機制,形成科學決策、有效監督的管理體系;修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辦法150項,梳理主要業務流程60條、風險控制流程 113條,構建以風險管控為導向的內控體系。推進經營機制改革。出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意見,支持二級及以下企業在更大范圍實施“混改”,國新城燃成功引入中國燃氣,國新晉藥確定引入戰略投資者;出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辦法》和《人才招聘錄用管理辦法》;建立以經營業績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出臺了《年度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公務用車改革基本完成,壓減車輛24%,節支率10%以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圍繞非常規燃氣領域的科技創新,牽頭編制的六項國家標準頒布實施;擔負的三項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課題項目完成專家評審驗收;省級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掛牌;與省內外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深入推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發合作平臺;集團新OA協同辦公系統、人力資源系統、安全監管系統投入使用,與山西云時代集團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大數據平臺落地邁出關鍵一步。
四、安全生產在深化管控中得到全面保障
按照“平安國新、國新平安”的發展理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組織開展氣化反輸裝置、長輸管道的運行維護、消防安全等十余項專項檢查,檢查出問題及隱患801條,整改785條,整改率為98%,隱患排查治理形成閉環;完成長輸管道法定檢驗1093公里,檢驗覆蓋率達95.5%,達到省質監局法定檢驗標準;面對第三方施工破壞造成的突發事故,做到響應迅速、指揮有力、搶險及時、處置得當,未發生人員傷亡和重大社會影響事件。對率先通過三級安全標準化評審的5家企業(國新和盛、國新正泰、眾能天然氣、平遙液化、國新液化煤層氣)進行了表彰獎勵。
五、企業文化在凝心聚力中持續升華
構建了以“開放、合作、包容、共贏、發展”為核心的價值觀,匯聚了助力改革轉型發展的力量;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與紐帶作用,以完善“職工之家”建設和開展職工文體活動、技能競賽為載體,增強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調動廣大職工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鞏固、拓展國新特色的“六?!狈鲐毮J?,將“兩包、三到”聯動幫扶機制落地落細,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勇擔國企社會責任。集團公司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狀”,被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峰會評為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七) 年度內重大事件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1、重大經營決策
見董事會報告摘要
2、重大人事任免
經省國資委黨委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研究決定:免去趙玉宏的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黨委委員職務。
經省國資委黨委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研究決定:任命李補龍為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3、重大股權變動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宏達煤炭有限公司51%股權;
山西煤層氣(天然氣)集輸有限公司向山西國新下孔天然氣有限公司增資800萬元;
山西省冶金物資有限公司轉讓所持運城國新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40%股權;
山西國新晉藥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所持山西國新晉藥中藥開發有限公司100%;
山西遠東實業有限公司轉讓所持有的平遙遠東燃氣有限公司51%股權;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向山西國新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資3000萬元人民幣。
4、未決訴訟
案件名稱: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借貸糾紛
主要事實陳述:2011年7月到8月期間,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的下屬分公司原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因經營需要分兩次從耿紅處籌集資金460萬元。后耿紅多次催要,原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承諾分期退還耿紅,并與耿紅達成還款協議,至今未還。2014年5月29日,原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原告耿紅請求法院判決被告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對其下屬分公司的債務承擔法律責任,同時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山西煤鄉煤炭有限公司的股東,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爭議焦點:國新能源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還款責任;原被告雙方是否存在真實的借貸行為;原告主張利息是否有法律依據。
案件進行階段:國新能源公司與煤鄉煤炭公司于2018年3月19日向淄博法院寄出管轄權異議申請。2018年5月2日國新能源公司收到淄博法院的裁定書,駁回管轄權異議申請。截至2018年底,案件正在審理中。
案件名稱:山西煤鄉煤炭寧武分公司與安徽航佳龍川煤炭經營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
主要事實陳述:山西煤鄉煤炭寧武分公司與安徽航佳龍川煤炭經營有限公司因2011年煤炭買賣合同糾紛,航佳龍川對寧武分公司提起訴訟,涉訟金額1400萬,2013年安徽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二審判決寧武分公司敗訴,寧武分公司實際承包人徐鵬剛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重審,等待重判。2018年4月19日安徽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示公告開庭傳票,傳票追加山西省國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為被執行人。2018年8月28日安徽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式公告執行文書,已作出(2018)皖18執異2號執行裁定書。
爭議焦點:國新能源公司是否應被列為被執行人。
案件進行階段:國新能源公司領導與煤鄉煤炭公司、煤鄉煤炭寧武分公司實際承包人于2018年10月16日開會討論解決方案,寧武分公司實際承包人徐鵬剛表示愿意自行聘請律師團隊解決訴訟糾紛。截至2018年底,案件正在審理中。
( 八)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
1、安全責任
(1)安全理念與文化
國新能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重視安全就是講政治,抓住安全就是講管理,管好安全就是講效益,落實安全就是講穩定,實現安全就是講發展”的安全生產理念,按照“平安國新、國新平安”發展理念,把安全標準化建設作為貫穿全年的工作主線,全面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推進各單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安全培訓與考核,加大獎懲力度,不斷提升全員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2)安全舉措
①、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②、加強安全預防,全面開展安全大檢查
③、開展長輸管道法定檢驗工作,推進長輸管理完整性管理
④、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水平
⑤、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⑥、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提升全員安全素質
⑦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推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
⑧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3)職業安全健康
國新能源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單位成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加職業衛生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截至目前,國新能源所屬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單位均已成立了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了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相關人員均已取得職業衛生管理資格證。同時,國新能源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單位,要求及時、如實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目,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利用各種宣傳手段,讓每一位員工都了解在生產和勞動、作業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應急措施,為每一位員工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督促、指導其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并定期對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維護、保養,確保防護用品有效。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崗位進行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確保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2、創新責任
2018年是全省上下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之年,也是國新能源全面深化改革攻堅之年,強化科技與產業融合的關鍵之年。為確保各項改革工作能夠取得突破,國新能源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人才激勵措施,積極開展項目技術論證及技術標準化工作,深入推進產、學、研、用合作,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創新工作穩步推進,取得初步成效。
(1)強化創新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創新內生動力
技術創新體系是企業技術創新活動賴以生存的基石,是企業技術創新活動與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國新能源創新體系是由組織體系、規則體系、資源體系與決策體系等子系統組成的,各要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共同發揮作用。
(2)構建創新聯盟,產學研用協同發展
在產學研用方面,充分發揮研發平臺的作用,加大科研合作的開放力度。與中科院理化所、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在LNG提氦、液氫制取與儲運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選定合適的項目進行深度研究與產業化推廣。與中國礦大繼續開展“煤的微波熱解及實驗裝置開發”等科研項目的論證及研發,進一步推動了國新能源與各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
在與省內企業的聯合研發方面,國新能源以技術研究引領產業合作,陸續參與了多家省內知名企業的新技術論證,如山西省煤炭地質水文勘查研究院“煤層氣勘探技術”、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LNG提氦、液氫制取與儲運”、重慶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綜合管廊運營平臺”,特利爾環保公司“潔凈燃料水煤漿循環流化燃燒技術”等,通過深入交流技術細節,發現并創造新型合作模式及商機,部分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
(3)穩步推進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國新能源承擔的第一個省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焦爐煤氣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及CO2減排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順利完成專家評審及驗收,在評審過程中技術專家通過現場勘驗、聽取匯報、審閱資料后,對項目建設、技術指標完成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技術具備推廣價值。
國新能源承擔的山西省軟課題——“山西省農村氣化發展戰略研究”已完成基層農村調研,研究報告撰寫,科技總結提交,財務決算申報等工作,將于近期完成課題驗收。
國新能源與山西省煤炭地質局共同完成的《山西省頁巖氣地質調查及評價》順利完成專家評審及驗收,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查明了山西頁巖氣有效源巖和儲層的空間發育特征,優選出頁巖氣勘探開發有利區,建立了海陸交互相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和評價體系,提出了適合山西省頁巖氣藏地質條件的勘探開發方法。
此外,集團公司自立項的“煤的微波熱解工藝和實驗裝置開發課題的研究”也已進入最后階段。
(4)科研成果的獲得
2018年國新能源技術團隊圍繞煤系氣勘探開發、焦爐煤氣綜合開發、農村氣化等領域展開科技創新,全年新申報專利(軟件著作權)20項。截至目前已累計申報專利(軟件著作權)130項(實用新型專利114項,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6項),獲得授權111項。
(5)科技人才培養
人才是科研工作、企業發展的核心,完善激勵機制是激發現有人才的有效途徑,而人才引進則是注入新鮮“血液”的首要方法。2018年國新能源進一步明確了技術人員的分類,將科研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全部納入制度體系,實現了專業技術人員與高技能人才等級和管理的對應銜接,優化了人才評價及激勵機制,加大了獎勵和補貼力度,讓科技研發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極大調動了積極性。
完成了集團公司2018年初中級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新增技術人員充實到企業發展一線以及科技服務部門。
在科研人才的引進方面,引入市場化手段公開“招才引智”,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為集團公司引進多位專業技術人才。同時,積極推進“山西省千人計劃”海外人才引進相關工作,與澳大利亞劉明升博士確定科研方向,正式啟動國新能源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工作。
通過學習臨汾華翔集團“雙創”模式,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摸索一套屬于自身發展的“雙創”模式,并加以推廣。
3、環境責任
(1)環境管理體系建設
集團公司引導下屬企業山西天然氣有限公司按照ISO14001標準建立了完整的QHSE管理體系。同時為確保環境保護相關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山西天然氣有限公司專門組建QHSE工作組負責對企業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并對各類環境因素進行辨識與評價,保障國新能源各類燃氣項目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2)清潔能源利用
國新能源按照服務低碳生產力、低碳消費、新型產業集群、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五個服務”理念,積極推進天然氣、煤層氣、焦爐煤氣、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配合省市各級政府開展“煤改氣”項目,共同推動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3)節能降耗
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焦爐煤氣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及CO2減排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該項目預期研究開發焦爐煤氣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工藝以及冷激內移熱甲烷化反應器,并在古縣現場建設2000立方米/小時的工業化示范裝置。
該裝置通過低中溫抗結炭鎳基甲烷化催化劑、新型換熱式甲烷化反應器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實現焦爐煤氣高效轉化,使CO轉化率達到99%,CO2轉化率達到97%以上。新工藝將傳統甲烷化反應過程進行優化,可節省設備投資30%-50%、節省用電量10%-15%,并且進一步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大幅降低綜合成本,實現節能降耗。
(4)礦山綠化
公司業務及成果未涉及礦山綠化方面工作。
(5)“三廢”治理
“三廢”對于環境的破壞主要由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所造成。本企業所主要從事的燃氣領域項目均為節能減排項目,生產過程中“三廢”排放較少,且污染物主要是生產、生活廢水,均能夠按照當地環保部門要求進行處理。此外,工廠類項目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到“三廢”的治理及綜合利用,確保項目投產后環保設施能夠正常運行發揮功效。
4、企業責任
(1)員工情況
截止至2018年12月,集團公司在冊員工17163人,在崗員工11718人,晉能劃轉待崗4357人。在崗員工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8694人,占在崗總人數的74.19%。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534人,占在崗總人數比例4.56%;本科生4630人,占在崗總人數比例39.51%;大專生3530人,占在崗總人數比例30.12%。
(2)勞動保障
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集團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合同主要包括: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特殊保護、職工培訓、職工基礎工資、社會保險等內容。
(3)培訓與成長
2018年是集團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之年和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培訓發展部密切圍繞集團公司各項決策部署,聚焦人才需求,突出問題導向,把人才培訓培養工作放在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不斷提高工作的戰略謀劃力和戰術執行力,大力實施更開放、更積極、更有效的培訓培養策略,在建立健全機制體制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建設“三支人才隊伍”,推動集團公司人才隊伍建設向全方位、全領域加速邁進。
(4)薪酬福利
集團公司堅持以建立和優化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勞動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為主導,堅持效益決定分配的原則,將企業經濟效益、個人貢獻與勞動報酬緊密掛鉤,充分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不斷創新分配機制,健全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為有效支撐薪酬收入分配管理,構建增長適度、差距合理、關系和諧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強化企業效益和國有資本凈收益與工資總額有機聯系的同時,積極探索薪酬體系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各級責任,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同時,集團公司加強了日常社保的管理工作,增強社保工作的透明度,讓員工對集團的社保工作進行監督,使得員工更加了解企業社保工作。在保證員工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提升員工對社保工作的滿意度,增強員工歸屬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5)扶貧救災
2018年,集團公司以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的部署和要求,牢牢以“產業扶貧”、“精準扶貧”、“消費扶貧”為關鍵點,持續推進國新特色“六?!狈鲐毮J?,加大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產業扶貧深入輻射、精準扶貧重大突破、消費扶貧持續發力”的良好局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2018年,集團公司承擔臨汾市永和縣5貧困村、忻州市靜樂縣10個貧困村的幫扶工作,并向代縣東段景村、小煙旺村派駐2名第一書記,共派駐工作隊長2人、駐村“第一書記”17人,工作隊員32人。集團公司派駐代縣小煙旺村“第一書記”郭欣冬,在期滿換屆之際受到當地村民的一再挽留,決定繼續留任,獲得“2018年代縣上館鎮優秀第一書記”稱號。
2018年根據省扶貧辦、省國資委統一部署,集團公司黨委高度重視,研究和部署“消費扶貧”工作。一是由集團公司黨委向各支部、分子公司發出號召和倡議,在思想動員和組織領導上制定好工作方案;二是在靜樂縣召開脫貧攻堅現場會,重點解決靜樂縣農業產業發展、中藥材種植合作、城市燃氣利用等問題,構建縣企合作機制,助力脫貧攻堅;三是農村工作隊深入走訪貧困戶,統計貧困戶種植的土豆、小米、莜面、棗類等農產品數量和收獲情況;四是由農村工作隊與各級黨委、公司進行對接,確定采購數量和運輸方式,確保貧困戶的農產品銷售有出路,豐收有收益;五是做好宣傳和總結工作,要求各級黨委、各公司將“消費扶貧”作為一項長久機制。
2019年,國新能源集團將繼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黨委的工作要求,肩負起光榮使命、承擔起艱巨的任務。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增強內生動力,提升核心競爭力。集團廣大干部職工更要以自強不息的勁頭、昂揚向上的姿態、踏實苦干的作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銳意進取、勇于擔當,為國新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譜寫新華章,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6)黨風廉政建設
過去一年,集團公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省委和省國資委黨委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決策部署,把落實“兩個責任”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主體責任作為“牛鼻子”、把監督檢查作為著力點、把執紀審查作為突破口、把整治“四風”作為關鍵點,深入推進集團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年重點工作如下:
①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意識明顯增強。集團公司黨委始終將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政治建設的根本和關鍵,全年召開黨委會(黨委擴大會)33次、中心組學習20次,系統全面持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聯系點帶頭開展專題研討,及時了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務實開展。舉辦了中層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將政治理論學習作為必修課。集團公司各級黨組織共組織黨務培訓790余次,講黨課430余次,受眾近7200余人,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中做出表率,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②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層層抓實。一是主體責任不斷強化。堅決貫徹黨委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統一領導,印發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逐級列清列細班子成員責任,層層確責、壓責、履責,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向基層傳導延伸。建立定期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堅持與企業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全年學習貫徹紀檢監察相關政策規定文件72次,聽取紀委執紀審查和作風建設等情況匯報,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及黨風廉政建設相關議題26項。二是監督執紀作用有效發揮。堅持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支持紀檢監察部門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注重發揮監督作用,聚焦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方面共性問題、易發高發領域開展專項整治,一批隱形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全年回復選人用人廉潔意見39人次,嚴肅問責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領導干部22人,處置問題線索113件,政務處分37人,組織處理160人,持續保持監督執紀高壓態勢。
③作風建設常抓不懈。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出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圍繞關鍵領域和重要節日節點,開展了3輪專項檢查,緊盯“四風”隱形變異新動向,嚴防問題反彈,“四風”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一旦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約談函詢。抓住“關鍵少數”,緊盯選人用人環節,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結果分析運用,使政治堅定、奮發有為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鼓勵,為真抓實干者提供舞臺。
6、未來展望
今后集團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和省國資委的安排部署,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引領各項工作,以我省轉型發展“三大目標”為導向,堅持打造在國內市場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全球配置資源的燃氣產業投資運營集團戰略定位不動搖,堅定戰略自信、產業自信、發展自信,以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效益為中心,以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風險防控,全面提升企業活力、核心競爭力,到2021年力爭實現“53111”目標:即資產總額突破50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利稅突破10億元,上市公司市值突破100億元,銷氣量突破100億方,燃氣板塊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為集團公司振興崛起打下堅實基礎。
二、生產經營管理
(一)經營目標完成情況
1.燃氣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小于60%
財務經營考核指標燃氣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60%,實際完成指標69.61%,完成率116.01%,比考核指標增加9.61%,增長率16.01%。
2.勞動生產率:不低于7萬元/人
財務經營考核指標勞動生產率7萬元/人,實際完成指標9.18萬元/人,完成率131.19%,比考核指標增加2.18萬元/人,增長率31.19%。
3.行業地位:燃氣規模位于A股同行業前五(按市值計算)
根據對燃氣行業上市公司業務進行具體分類,結合國新能源公司的燃氣行業主要為中游、涉及下游的具體情況,按照能夠真實反映國新能源在同行業的發展水平,體現出公司在同質化企業中的真實排名進行分析,剔除主營業務為燃氣上游,擁有燃氣氣田及主營業務含油品業務的公司。2018年,國新能源市值為51.37億元,排名第5位。具體明細如下:
名次 |
公司名稱 |
股價(元) |
股本(億股) |
市值(億元) |
1 |
深圳燃氣 |
5.37 |
28.77 |
154.49 |
2 |
大眾公用 |
A:4.69 |
A:24.19 |
126.22 |
H:2.73(港元) |
H:5.34 |
|
||
3 |
百川能源 |
11.84 |
10.32 |
122.19 |
4 |
重慶燃氣 |
7.12 |
15.56 |
110.78 |
5 |
國新能源 |
A:4.85 |
A:9.75 |
51.37 |
B:0.54(美元) |
B:1.10 |
|
||
6 |
新天然氣 |
30.50 |
1.60 |
48.80 |
7 |
新疆浩源 |
9.90 |
4.22 |
41.79 |
8 |
金鴻控股 |
5.85 |
6.80 |
39.78 |
9 |
長春燃氣 |
5.59 |
6.09 |
34.04 |
10 |
大通燃氣 |
6.45 |
3.59 |
23.15 |
(二)重點項目投資情況
重點項目投資情況
2018年年度計劃投資25.17億元,全年實際投資26.00億元,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的103.30%,投資產業集中在公司的主業(燃氣產業)和新業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投資地域集中在省內。按投資類別分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6.41億元,股權投資累計完成9.58億元;按投資階段分解:新建項目投資累計完成10.43億元,續建項目投資累計完成15.57億元;按投資產業分解:燃氣產業投資累計完成24.69億元,健康養老投資累計完成1.30億元。
2018年,國新能源依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國企國資改革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發展戰略,聚焦主業,加大對新業務、新動能培育支持力度。加強自主氣源建設,穩步推進了榆社東煤層氣區塊勘察與開發工作;燃氣熱電聯產類項目保德熱電聯產項目和昔陽熱電聯產項目主體建設均已完工,具備了試運行條件;燃氣液化調峰類項目大同液化調峰儲備集散中心、陽泉煤層氣液化調峰項目、原平煤層氣液化調峰項目、襄垣液化項目建成竣工;太原液化調峰儲備項目和臨汾液化調峰儲備集散中心均已完成主體建設及生產試運行,已具備投產條件。燃氣管網類項目繼續完善燃氣管網互聯互通,多氣源融合保障,確保投資項目落地投產,保質保量的完成了項目年度計劃。投資計劃的落實推進了公司產業結構的優化,加速了產業結構的提檔升級,推動企業邁上了新臺階。
(三)產品銷售完成情況
1、煤炭板塊
集團公司1-12月累計銷售煤炭896.22萬噸,平均銷售均價471.53元/噸。其中:原煤銷售872.21萬噸;精煤銷售19.25萬噸。
2、燃氣板塊
集團公司1-12月累計銷售燃氣51.56億立方米。
3、貿易板塊
貿易板塊1-12月累計銷售貿易產品7.09萬噸。
(四)環境保護情況
按照國家環保工作要求,公司下屬各項目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均投入專項資金對環保設施進行建設,并且制定了污染治理的相關技術措施,嚴格執行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及等級以及國家排放標準和地方排放標準,確保企業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
三、大額度資金運作 (單位:元)
(一)股票投資
項 目 |
原始投資 成本 |
年初余額 |
年末余額 |
市值 |
跌價 準備 |
當年實際盈虧 |
合計 |
75,891,663.06 |
86,707,575.29 |
51,611,581.89 |
51,611,581.89 |
|
1,234,245.78 |
山西三維 |
75,143,950.00 |
83,670,488.00 |
48,828,232.00 |
48,828,232.00 |
|
|
交通銀行 |
713,065.80 |
2,940,416.37 |
2,741,547.63 |
2,741,547.63 |
|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
34,647.26 |
96,670.92 |
41,802.26 |
41,802.26 |
|
1,234,245.78 |
項目 |
年初余額 |
本期增加 |
本期減少 |
期末余額 |
對子公司投資 |
1,633,728,088.82 |
129,500,000.00 |
10,200,000.00 |
1,753,028,088.82 |
對合營企業投資 |
14,950,000.00 |
-1,683,291.36 |
|
13,266,708.64 |
對聯營企業投資 |
163,459,608.58 |
2,381,217.93 |
|
165,840,826.51 |
小計 |
1,812,137,697.40 |
130,197,926.57 |
10,200,000.00 |
1,932,135,623.97 |
減: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
|
|
|
|
合計 |
1,812,137,697.40 |
130,197,926.57 |
10,200,000.00 |
1,932,135,623.97 |
(三)企業對外借款情況
序號 |
借出款 單位 |
借出 時間 |
借入款單位 |
借入款單位 性質 |
借款本金 (萬元) |
年末 余額(萬元) |
逾期借款本息 |
預計壞賬金額 |
借入款單位現狀 |
|
合計 |
|
—— |
—— |
118,000.00 |
118,000.00 |
|
|
—— |
1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5.06.12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0,000.00 |
10,000.00 |
|
|
正常經營 |
2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6.05.01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6,000.00 |
6,000.00 |
|
|
正常經營 |
3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6.06.27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0,000.00 |
10,000.00 |
|
|
正常經營 |
4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6.11.23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0,000.00 |
10,000.00 |
|
|
正常經營 |
5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7.11.13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0,000.00 |
10,000.00 |
|
|
正常經營 |
6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8.07.09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0,000.00 |
10,000.00 |
|
|
正常經營 |
7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8.07.09 |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5,000.00 |
5,000.00 |
|
|
正常經營 |
8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6.06.27 |
山西燃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12,000.00 |
12,000.00 |
|
|
正常經營 |
9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6.11.23 |
山西燃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5,000.00 |
50,00.00 |
|
|
正常經營 |
10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7.11.13 |
山西燃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20,000.00 |
20,000.00 |
|
|
正常經營 |
11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2018.07.09 |
山西燃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國有企業 |
20,000.00 |
20,000.00 |
|
|
正常經營 |
(四)對外擔保
擔保單位 |
實際擔保金額 |
本年新增金額 |
對集團外 |
2,527,753,900.00 |
645,697,300.00 |
(五)對外捐贈
2018年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捐贈382,027.21元。
(六)重大融資
短期借款
借款類別 |
期末余額 |
年初余額 |
質押借款 |
135,000,000.00 |
15,000,000.00 |
抵押借款 |
17,300,000.00 |
20,000,000.00 |
保證借款 |
1,927,773,304.92 |
1,689,146,150.00 |
信用借款 |
4,721,393,832.00 |
2,533,189,226.24 |
合計 |
6,801,467,136.92 |
4,257,335,376.24 |
長期借款
借款類別 |
期末余額 |
年初余額 |
質押借款 |
1,778,961,556.48 |
2,049,730,056.72 |
抵押借款 |
1,199,833,488.33 |
415,124,932.87 |
保證借款 |
1,585,679,546.80 |
2,566,581,446.81 |
信用借款 |
6,037,032,993.36 |
6,541,453,840.84 |
合計 |
10,601,507,584.97 |
11,572,890,277.24 |
說明:本公司長期借款實際利率區間為1.77%-10.68%。
地方債
債券名稱 |
面值 |
發行日期 |
期末余額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50,000,000.00 |
2014/6/30 |
25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100,000,000.00 |
2015/7/7 |
1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50,000,000.00 |
2018/7/9 |
25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60,000,000.00 |
2015/7/14 |
6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100,000,000.00 |
2015/6/29 |
1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00,000,000.00 |
2015/7/20 |
2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00,000,000.00 |
2015/6/29 |
2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140,000,000.00 |
2015/7/7 |
14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00,000,000.00 |
2015/7/27 |
2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00,000,000.00 |
2016/6/27 |
2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500,000,000.00 |
2016/6/27 |
5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300,000,000.00 |
2016/11/23 |
3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250,000,000.00 |
2017/6/19 |
25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800,000,000.00 |
2017/11/13 |
800,000,000.00 |
山西省政府債券 |
1,000,000,000.00 |
2018/7/9 |
1,000,000,000.00 |
合計 |
4,550,000,000.00 |
|
4,550,000,000.00 |
2018年從全國石油類院校和省內重點院校招聘企業急需的燃氣輸配、電氣儀表、工程土建等主體專業優秀畢業生213人,其中研究生學歷7人,占比3.2%;大學學歷109人,占比51.1%;大專學歷78人,占比36.5%。同時,我們積極引進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不斷優化人才隊伍結構,2018年社會招聘方式引進174人。
四、職工權益維護
(一)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等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勞動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是企業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為切實有效的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讓每個員工能在企業安心工作,建立穩定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為貫徹執行《勞動法》《工會法》,集團經企業行政代表和職工代表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協議,建立平等協商制度,合同文本經職工大會通過,于2018年1月1日由公司工會代表與用人單位簽訂。集團公司認真貫徹《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了工資集體協商、工資支付保障、工資績效分配等一系列工資收入分配制度。集團本部簽訂勞動合同人數405人,簽訂十年期勞動合同人數357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人數48人,勞動合同簽訂率100%。為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制定企業勞動合同實施辦法,細化勞動合同終止、解除、變更、續訂等合同情形的具體標準,實現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充分保障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職工隊伍穩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斷增強廣大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才引進、職工招聘、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辦法及程序、職員培訓等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集團公司堅持“人才強企”戰略,根據“明確需求、控制總量”的總體規劃,按照“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筑巢引鳳、開源引流,積極構建靈活高效的人才引進機制,著力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2018年度,在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中,依托集團公司的中、初級評委會,經過考試、審核材料和答辯(中級)等環節,共有236人取得助理工程師任職資格,89人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同時組織員工進行了政工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申報工作,12人取得政工師任職資格,274人取得助理政工師任職資格;在職稱聘任工作中,截止2018年底累計聘任2533人,其中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73人,中級職稱人員792人,初級職稱人員1668人。
在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大力開展的同時,集團公司因此斬獲了多項重要榮譽:陳鋼、譚晉隆、郭文鵬三位同志被評為“山西省新興產業領軍人才”,陳鋼、彭濤、譚晉隆、盧燊四位同志被評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16年省人社廳正式為國新能源首個技能大師工作室——“趙志陽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營造了“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干事氛圍。
2018年度集團培訓發展部共組織培訓47次,共有2948人次參加,
(三)職工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情況
1.抓好提案征集工作,暢通民主管理渠道。2018年,集團工會按照提案征集“早安排、廣動員”,提案辦理“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則,共收集有效提案109份,涉及經營管理、人事管理、職工培訓等15個類別,現已按照“歸口辦理”的原則,依據提案所涉及的內容,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辦理答復。
2.強力推進“五小”競賽、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活動,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集團工會2018年共收集匯總111個項目帶頭人的133項“五小”項目;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16家;相比2017年項目數量翻了一番。
3.繼續開展“在職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活動”。為進一步提高職工抵御大病風險的能力,有效緩解職工住院醫療經濟負擔,2018年集團工會繼續開展“在職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活動”和“女職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計劃”活動,并將參保范圍擴大至各下屬公司以及各區管委。
4.展現國新風采,傳播國新正能量,提升團隊凝聚力。舉辦“賀新春·鬧元宵”職工系列文化活動、國新能源“安康杯”職工技能競賽、“國新友誼杯”職工趣味運動會、“相約國新,健步未來”環保健步走活動、“國新友誼杯”職工羽毛球比賽;同時,積極組織職工參加省總直屬基層工委“走進新時代 當好主力軍”暨“書香三八”征文活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職工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征集評選活動、省總直屬基層系統“相約仲夏?緣在工會”第一屆鵲橋聯誼會。
5.暢通職工閱讀渠道,提升職工精神品味。集團工會通過在外網建立《職工電子書屋》閱讀平臺,在辦公樓內設立圖書電子閱覽專區,開通手機客戶端支持下載等方式,進一步擴大職工書屋覆蓋面,為職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6.加大幫扶力度,服務職工群眾。2018年集團持續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金秋助學”慰問活動;對機關本部職工、基層一線職工、離退休職工、軍隊退役人員、兩參人員、老黨員老干部、困難職工、生病職工、病故職工及家屬進行了慰問,切實把聯系和服務職工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做實做細困難職工動態建檔工作,對因患重病、殘疾、意外傷害等導致困難的職工納入工會幫扶工作管理系統,做到精準幫困;對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進行健康體檢,按照國家獎勵政策,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切實保障職工權益。
2018年1-12月,集團公司共接訪信訪案件22起,26批次,涉訪人數共158人次;其中來訪接訪案件12起,13批次,99人次;集團領導交辦案件1起,1批次,5人次;信訪平臺案件9起,12批次,54人次。目前,案件已全部辦理完結。
五、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情況
1、集團公司領導人員公務用車12輛,維護費用67.5萬元;通訊費用2.21萬元;差旅費用16.8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5.7萬元。
2、集團本部業務人員公務用車12輛,維護費用42.4萬元;通訊費用84.17萬元;差旅費用60.1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27.6萬元。
3、集團本部市內交通出行費用4.5萬元,集團公司業務招待費用0元。
六、山西省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情況
(一)、職工安置
國新能源以“依靠投入資金發展產業集群來解決人員安置問題,依靠產業創造價值來解決人員穩定問題,依靠培訓、分配和激勵機制的完善來解決人員發展問題”的工作思路,按照“屬地分流一批、項目帶動一批、產業轉型消化一批”的安置步驟,在建設長輸管線、城市管網、液化工廠、加氣站、中藥材種植基地等現有產業項目的同時,積極試水公交自行車、國新快滴、駕駛員考訓中心、新能源汽車4S店和旅游項目等新業務,通過投資建設多元化的項目多渠道安置員工。采用內退、離崗及鼓勵待崗人員自主創業的多渠道安置方式,在充分掌握劃轉人員意愿的基礎上,多角度、多渠道做好劃轉人員安置工作。截止至2018年年底已安置適崗4820人;離職、自主創業、死亡等分流105人;待崗人數4357人。
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劃轉員工省財政資金使用和發放,集團公司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規范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劃轉員工省財政補助資金使用及發放的辦法》。區域管理委員會采取了有效措施,注重實效,平穩推進,保證劃轉員工按時發放工資和繳納五險一金;同時穩妥的做好劃轉人員勞動關系的處理,有效保障職工權益,維護了職工隊伍思想穩定.
(二)、專項資金使用情況
為推動國有企業開發轉型項目,做好項目安置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涉及的轉崗職工工作。根據山西省財政廳和國資委年初預算安排,國新能源于2018年收到山西省財政廳撥付8568.77萬元職工過渡期生活費補助。
2018年度國新能源向各區域接收人員的子公司下撥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金共22,751.44萬元。
(三)、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情況
2018年度共使用資本金5,550萬元,撥付款項堅持??顚S迷瓌t,嚴格用于安置轉崗職工的相關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2018年1月集團公司向山西煤層氣(煤系氣)勘查開發有限公司撥付財政項目資本金2,550萬元作為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用于從事煤層氣(煤系氣)勘探、開發、輸送等。
2018年12月集團公司向山西國新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撥付財政項目資本金3,000萬元用于30000Nm3/h焦爐煤氣制天然氣項目。